前兩天在誠品書局看到這本 設計在赫爾辛基,

翻一翻目錄,覺得很心動!

這本書一定要推薦給你看,

但是我想 設計在赫爾辛基 在博客來網路書店上買應該會比較便宜,

也可以順便參考其他#GOODS_NAME#的讀者心得分享,

以及推薦設計在赫爾辛基 文章佳句!

這本書真的太讚了,你一定要買回來看!!(讚啦......)

最後呢!我決定再博客來網路書店買網路熱銷優惠專區,因為品質有保障,也不擔心買貴,

還有博客來網路書店每日一書66折!

湊一湊,就免運費了,不買實在太可惜了!

如果湊滿690除了免運費還可以折抵博客來e-coupon $50元唷,

快把好書一起回家吧!!

設計在赫爾辛基推薦好書必買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品味極簡風的內涵.來趟北歐設計之旅

赫爾辛基,一個光聽就令人覺得寒冷的名字,卻是全球設計人皆嚮往的設計首都。因為氣候寒冷,以致於整個地區的設計呈現出簡約、低調、不做作、不極端的風格,這正好與芬蘭人對設計的高度熱情形成強烈的對比,芬蘭人秉持著自己的個性與執著,在這片藍色調的設計海洋裡乘風破浪……

本書將帶領您展開一趟品味極簡風格的北歐設計之旅。作者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他在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的留學經歷,內容包括在國外所見、所聞、所感觸到的中、外設計的差異,以及從中獲得的啟發。

書中沒有太多的設計專業知識,讀起來不僅不會感到枯燥乏味,以忠實的口吻記述遊記,反而能為讀者帶來最實在的設計資訊和設計經驗,加深對北歐的設計印象。作者也沒有因為置身於國外,就忘了自身立場,而是從一個外國留學生的角度,去賞析當地學生的作品與概念,解讀他們的設計哲學。更進一步地,還比較了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的學風差異,對有意前往當地修習設計的設計者們來說,不失為是一個很好的參考資料。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就宛若置身於芬蘭赫爾辛基的設計現場,跟著作者一同歷經留學生活,接受一場簡約的北歐設計洗禮。另外,整本書就是一件很優秀的平面設計作品,透過本書圖文的編排,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設計巧思。

作者簡介

張儒赫

1984年出生於大連。200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第七工作室視覺傳達專業,獲學士學位。在校期間,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金獎牌設計」小組,和其他成員共同設計了「金鑲玉」獎牌。

隨後以工作室交換學生的身分來到芬蘭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交換學習。其留學日誌也在視覺同盟等各大設計網站連載。

畢業後在北京北奧大型文體活動策展公司擔當設計師職務,同時跟隨公司進入張藝謀領銜的「2008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在舞美工作室工作。工作經歷以及與奧運的結緣受大連和北京的媒體關注,曾多次報導。

2009年夏天,即遠赴英國,在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學院攻讀視覺傳達的碩士研究生。

blog.sina.com.cn/zrh1984

商品訊息簡述:

  • 出版社:博誌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0/04/26
  • 語言:繁體中文


↓↓↓限量特優價格按鈕↓↓↓



設計在赫爾辛基 討論,推薦,開箱,CP值,熱賣,團購,便宜,優惠,介紹,排行,精選,特價,周年慶,體驗,限時

下面附上一則新聞讓大家了解時事

用1/4世紀銘刻台灣保育史 野動急救站入新厝 擴大救購物大力推薦網路人氣商品top10發燒好康傷能量

2018年07月04日 上稿編輯: CLiao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報導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搬新家了!為因應日益增多的傷病與收容動物,於2004年啟動急救站新建及搬遷計畫,從覓地、籌措經費、規劃等,共歷經14年時間完成第一期硬體設備。2日,入厝記者會上,農委會副主委李退之表示,野生動物救治是讓國際看見台灣在保育上的努力。 25年銘刻台灣保育史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揭牌典禮上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歷任主任齊聚一堂,一同見證這場接力賽的成績。會中由第一任主任顏仁德回顧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歷史,這幾乎也是台灣近30年來的保育史。這段歷史可追溯自顏仁德1990接農林廳技術室主任,3天後隨即奉派成立保育中心,兩年半後的1992年7月1日正式成立,隔年5月8日就任首任主任。

「當時這裡一片荒涼,什麼都沒有。」顏仁德記憶猶新,從林務局撥用巒大林管處舊房舍開始,一點一滴打造成台灣生物多樣性研究重鎮。1993年12月成立的野生動物急救站任重道遠,首個任務就是搶救肉毒桿菌中毒的黑面琵鷺,一直到救治成功野放,也建立急救站的口碑。

當時無論是土地取得或經費爭取都相當不易。2007年將急救站納入林務局野生動物急救照顧系統之後,才有固定的預算。為了添購籠舍,有一年林務局以保育組預算,提供一千萬給急救站。然而,舊有的場域距離辦公室、遊客太近,必須適度隔離避免增加人畜共通的疾病散播;只是迫於各項資源未能到位,始終未能完成新建計畫。

2013年家畜衛生試驗所公布台灣鼬獾身上的狂犬病毒,是野生動物保育轉捩點之一。爆發後,行政院意識到野生動物的救護關係到全民健康,也是國際間強調「一個地球,健康一體」(One earth, one health)保育醫學的重要性。

由此為起點,在時任主管的方國運奔走下,敦促行政院得以支持這項興建計畫。又因建地位於三四千年前的史前遺址上,並須完成所有物件定位;工程歷經六年完成。

現任主任楊嘉棟也以「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鼓勵同仁莫忘初衷,只要持續努力,就會讓其他人願意同行。他感謝台中蓮社以及福智基金會長年資助,幫助特生中心進行野生動物救護,太格木地板公司也因認同,捐助二樓活動式的地板以及相關的野生動物藝術。「這就是迴響!」

即便行政院已拍板將特生中心併入環境資源部,現任農委會副主委李退,仍念念不忘2002年底擔任台南縣新聞室主任之時,與特生中心合作處理黑面琵鷺死亡事件追蹤的經驗。他認為,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救傷的經驗與成就,得以讓全球看到台灣保育成效,他未來也會持續關注,盡力支持急救站的任務。 融合自然環境 為人與野生動物留白

依據特生中心提供的資料,新建築面積超過2400平方公尺,內部有先進的醫療設備與空間,如寬敞的診療室、手術室、加護病房與高壓氧治療艙等各種動物的病房,與原有動物收容籠舍連結,總面積達超過2公頃。

建築設計則完全與集集周邊的山脈融合,建築師陳良全表示,建材皆以當地易取得、平價的材料為主,天井設計增加透光、通風以及綠地,讓野生動物在醫療、照養、收容都有足夠的空間。這棟建築設計是鑽石級綠建築。

急救站標誌是由四種動物構成:日猛禽、貓頭鷹、原生龜以及穿山甲,代表四種最常受傷需要救治的珍稀物種。

野生動物急救站成立至今已超過25年,近年來每年處理的動物均超過600隻,收容保種超過2000隻。以2017年為例,野生動物急救站共救治623隻傷病動物,其中以領角鴞68隻數量最多,其次依序為東亞家蝠36隻、鳳頭蒼鷹29隻。領角鴞主要的受傷原因為車禍、攻擊與槍傷,第二順位則是幼體疑因試飛落巢而被熱心民限時下殺網路人氣商品top10眾送醫。 集中救傷資源 讓野生動物回家

急救站副研究員兼獸醫師詹芳澤表示,野生動物醫療照護空間變大,動線上也變得流暢,並增加先進設備,如動物ICU病房與動物高壓氧艙,得以處理較麻煩的動物傷勢,仍因人力預算有限,收容量無法增加太多,未來仍須落實處理動物檢傷分級措施。他呼籲民眾發現受傷生病的野生動物時,請先與縣市政府聯繫、處理,如較困難與無法處理的動物再轉送給野生動物急救站醫療處理。

「若未做好數量的管控,以至於分散資源,相對而言連帶降低整體救傷品質,也增加疾病感染的機會。」詹芳澤解釋,基於專業和經驗在資源有限下,會優先將資源分配給可治癒重回野外的野生動物。

雖無法實際增加救傷數量,但急救站扮演的角色變豐富多元了,除了民眾熟悉的醫療救傷、收容養護,還肩負研究保種任務,並擴大教育宣導的效果來預防野生動物因人為因素受傷;不但維持原來的營運能量,也期待成為示範基地,訓練未來野生動物救傷養護人才。

急救站也規畫、向外尋求志工人力,支援諸如接電話、教育解說、野生動物基本餵養等,既重要又繁瑣的工作;專業工作有長期計劃支援的人力。如此人力搭配下,期能讓急救站運轉更順上。

不能野放的動物,就成為動物大使,將動物受傷所透漏的訊息,透過解說人員傳達給來訪的民眾以及學生。 為保育盡心 降低傷害野動的人為因素

並非所有問題都得讓民眾不惜交通送到特生中心急救站。詹芳澤說,民眾遇到受傷野生動物,請先「停、看、聽」,觀察個體狀況,若仍無法確認,可先電話諮詢。

例如有些野生動物不是「救」的問題,很可能是幼鳥習飛,只要適度引導回到巢或樹枝就可以處理。這類問題,透過電話諮詢,即能初步為民眾解惑,無須耗費交通資源,也讓救傷人力更專注於需要搶救的動物身上。

台灣穿山甲族群數量穩定,當全球穿山甲因盜獵大量消失時,更凸顯這項保育成果的珍貴。然而台灣的穿山甲族群因獸夾、野狗攻擊、道路開發造成的路殺,仍威脅其生存。詹芳澤認為,人為因素的控制有助於穿山甲保育,守法不放置獸夾、控制、降低野化犬族群數,都是努力之處。

專家狂喜「尼斯湖水怪」再現!多年來最佳照片出爐

尼斯湖水怪傳說盛傳多年,卻從未有人證實其存在,一名英格蘭12歲少女日前與父母去尼斯湖度假時,用iPhone拍攝到疑似水怪出沒的照片,被專家譽為「多年來最棒的一張尼斯湖水怪照片」。

▼(圖/翻攝影片)

羅賓遜又說,不明生物露出水面約1分鐘後消失,後來又再在別處露出水面。「牠第二次露出水面不到1分鐘,我相信牠就是尼斯湖水怪」、「我只是接受我看到的,牠是黑色的」。

研究尼斯湖水怪27年、55歲的專家費爾森對羅賓遜的照片感到欣喜若狂。他相信,這是多年來拍到「尼斯湖水怪」的最佳照片。「明顯(拍到)立體圖像,也相對清晰,很值得作進一步研究。費爾森又說,很多人都認為只是拍到一隻海豹,不過我今年來從未聽說過尼斯湖有海豹。而且照片中的生物比海豹或水獺還要大隻,羅賓遜拍了張非常好的照片。」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18年努力全毀!吳宗憲直播吐心聲 哽咽道歉兒「我是失敗的父親」

●世界剩我一人!自曝要趕走老婆 謝和弦「暴力開戰」後曬甜蜜

●朕親自調教!教瓔珞怎麼吻 霸氣皇上教科書式訓練妃子

arrow
arrow

    sloughsgyx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