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誠品書局看到這本 梅蘭芳與孟小冬,

翻一翻目錄,覺得很心動!

這本書一定要推薦給你看,

但是我想 梅蘭芳與孟小冬 在博客來網路書店上買應該會比較便宜,

也可以順便參考其他#GOODS_NAME#的讀者心得分享,

以及推薦梅蘭芳與孟小冬 文章佳句!

這本書真的太讚了,你一定要買回來看!!(讚啦熱銷產品......)

最後呢!我決定再博客來網路書店買,因為品質有保障,也不擔心買貴,

還有博客來網路書店每日一書66折!

湊一湊,就免運費了,不買實在太可惜了!

如果湊滿690除了免運費還可以折抵博客來e-coupon $50元唷,

快把好書一起回家吧!!

梅蘭芳與孟小冬推薦好書必買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12月19日由陳凱歌導演,黎明與章子怡主演的《梅蘭芳》將於台灣上映,對於他們暢銷商品熱門商品兩人的梨園情史,屆時將引起討論熱潮。

梅蘭芳(1894-1961),名瀾,字畹華,祖籍江蘇泰州,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不僅是一位京劇旦角的傳統表演藝術的優越而忠實的承繼者,而且是一位天才的革新者、創造者。在他的五十四年的舞台實踐中,他不斷地為京劇旦角的表演藝術開闢新的道路,使旦角藝術在三十餘年來的京劇舞台上,煥發著燦爛的光輝。

孟小冬(1907-1977),原名若蘭,字令輝。比梅蘭芳小十三歲,有關她的身世,一般的說法是出身梨園世家。九歲時從姑父仇月祥學孫(菊仙)派老生。十二歲時,已學會三十多齣戲,並在無錫新世界登台演出了。曾有人撰文發表,捧她為老生行的「皇帝」,稱之為「冬皇」。

孟小冬與梅蘭芳的合作,可說是一個比「男人更男人」的女人和一個「比女人更女人」的男人的精彩絕配,難怪會顛倒眾生,讓人雌雄莫辨了……於是「冬皇」下嫁「伶王」,成為當時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梨園韻事。

梅蘭芳為一代京劇大師,其《霸王別姬》、《太真外傳》等戲,唐德剛讚不絕口說:「在二十四小時之內,你可看到蘭芳由一個浪勁十足的楊玉環變成一個以身殉情的虞姬。這是人類性靈中極端相反的兩面,而蘭芳的秉賦中便蘊藏著人類性靈最高境界中的無數個極端。所以他無論模擬那一種女性美,都能絲絲入扣,達到最高峰。」本書細述其身邊交遊:為他編劇謀劃演出的所謂「戲口袋」、為他籌錢出國、耗盡家財的「錢口袋」、記錄他一生事蹟的貼身秘書、成就他《霸王別姬》經典名作的武生泰斗;當然最精彩的是其他傳記未曾道及的「梅、孟」之戀,孟小冬最後情歸叱吒上海灘的杜月笙,短暫的婚戀餘溫僅留兩人心底。

作者簡介

蔡登山

一九五四年生,台灣台南人,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高職教師、電視台編劇,年代及春暉電影公司企劃經理、行銷部總經理。沉迷於電影及現代文學史料之間,達三十餘年。

一九九三年起籌拍《作家身影》系列紀錄片,任製片人及編劇,將史料與影像融於一爐。四年間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該系列紀錄片並榮獲一九九九年廣播電視教育文化金鐘獎。一九九八年製作《蔣經國與蔣方良》三小時紀錄長片。二○○二年起製作《大師身影》系列紀錄片,讓晚清以降之文化大師--嚴復、梁啟超、魯迅、陳寅恪、胡適、林語堂、錢穆等人,長留身影。

著作有:《電影問題?問題電影》、《往事已蒼老》、《人間四月天》、《許我一個未來》、《人間花草太匆匆》、《人間但有真情在》、《傳奇未完--張愛玲》、《百年記憶》、《魯迅愛過的人》、《另眼看作家》、《色戒愛玲》、《曾經輝煌》、《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

編著有:《徐志摩情書集》、《柔情裹著我的心--徐志摩的情詩與情話》、《消逝的虹影--王世瑛文集》。

商品訊息簡述:

  • 出版社:印刻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08/12/05
  • 語言:繁體中文


↓↓↓限量特優價格按鈕↓↓↓



梅蘭芳與孟小冬 討論,推薦,開箱,CP值,熱賣,團購,便宜,優惠,介紹,排行,精選,特價,周年慶,體驗,限時

下面附上一則新聞讓大家了解時事

網路購物最新出版名家論壇》王時齊/叫全名而不是「X太太」 很難嗎?

教育部的課綱審議委員會在前天通過了新年度的自然科學課綱。有關科學的部分,其實是這份課綱的重點,但大家或者不懂、也可能沒爭議,所以沒有引起討論更沒有什麼口水。但是因為有課審委員提到,根據性別平等的原則,未來包括一些科學家的稱呼,都應該要避免類似「居禮夫人」這種看起來只像是老公附隨組織的稱呼,要用本名來呈現,而這個講法竟然引起了軒然大波。

部分泛藍媒體、蛋頭學者和國民黨想選民代的政治人物,一整個氣噗噗起來,攻擊這是意識形態作祟、矯枉過正、與國際脫節,彷彿教育部課審會犯下滔天大罪!一些政治人物把這戴上意識形態、製造學生麻煩的帽子、甚至連去中化都一併牽扯進來狂罵,這種層次的批評,真讓人為國民黨捏把冷汗。

重要的自然科學課綱厚厚一本無人聞問,一個課審委員的發言,大家就跟著窮打轉。窮打轉也就罷了,但有些人所在意的課題、所主張的道理,竟然彷彿回到了民智未開時代的思維,可以如此無知和保守,彷彿黨國體制的幽靈一直都在身邊。

本來,不用「居里夫人」來稱呼這位居里夫人,也不是一件多麼不得了的大事。不管是維基百科,以及國際上的科學文獻,對這位波蘭出身、嫁給法國科學家居禮的諾貝爾得主,都是稱呼其名:Marie Curie(我們就把她翻成瑪麗.居禮吧)。諾貝爾獎基金會的官方網站上,也是用這個名字,而不是什麼「居禮夫人」。

「瑪麗居禮」和「居禮夫人」的差別是,前者是她的全名,後者就好像只是說她是居禮先生的太太。如果要敬重一個人,至少要把人家的名字記住吧?更何況這個人得了兩次諾貝爾獎。叫人家「X太太」當然也不是不行,但是堅持不能用全名,這甚麼道理?

就好像是宋美齡,或是冠夫姓的蔣宋美齡,當年在國際上也是叫得出名號、響噹噹的一位人物,可以和她老公蔣介石平起平坐。如果堅持一定要叫人家「蔣夫人」,而不能稱呼人家宋美齡這名字,這是甚麼道理?好了,現在人家全家五代,前前後後整個家庭差不多有十幾二十位蔣夫人,誰分得出誰是誰啊?

好好討論事情很難嗎?尊重人家的名字很難嗎?想選舉的要造勢要曝光可以理解,但議題選擇的起碼水準必須要有,不能用膝蓋做政治反射好嗎?這群反對居禮夫人正名的人士,凡事都要貼別人標籤,只要習以為常的事被更改,就是大逆不道。也難怪國民黨裡頭確實還有一些人那麼懷念女生就得穿旗袍去給長官們帶路,長大加入婦聯會的時代。

而重點是,我們這個國家的教育暴露出嚴重的問題,連怎麼稱呼一個人的方式,都要有這麼多意識形態的爭議,只不過是回到對人名的基本尊重,都不被允許,這到底要別人怎麼尊重你呢?

●作者:王時齊/政治評論家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報導
海巡署12艘600噸級沱江型巡防艦 中信造船得標
為台灣仗義執言 蔡英文:感謝友邦聖文森

新聞相關影音

晚期肺癌一線生機 免疫療法新選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013年肺癌被列為免疫療法的適應症,讓晚期肺癌病患絕地逢生。過去若無法開刀,晚期肺癌患者存活期僅不到半年,而就算有了化療也僅能延長壽命至一年。不同於傳統治療邏輯的免疫療法可喚起自身的免疫細胞對抗癌症,為晚期肺癌患者開啟另一線生機,有了延續生命的機會。

從化療、標靶到免疫療法,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看到了更大療效、更延長病患壽命、以及更少副作用的醫學進步成果。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肺癌長居癌症死亡率第一位,主要原因為肺癌具有不易早期發現、容易轉移的特性。肺癌可分為2大類型,一是小細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病人的10%以下;另一個是非小細胞肺癌,占肺癌病患的90%以上,非小細胞肺癌依照細胞型態又可分為肺腺癌、占所有肺癌病人的65%,鱗狀細胞癌約占15%、大細胞癌約小於10%。

新光醫院醫療副院長、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高尚志指出,小細胞肺癌體積增加1倍,只要短短的29天,往往在腫瘤還很小、確診為小細胞肺癌的同時,就出現癌細胞轉移,跑到腦部、骨頭、淋巴系統等,連開刀都來不及,主要只能以傳統的全身性化療治療。和抽菸有關連性的大細胞癌體積增加1倍約費時80到90天,同樣和抽菸有關的鱗狀細胞癌則是90天;而肺腺癌以女性居多、與抽菸比較無直接關聯性,卻和空氣汙染、廚房炒菜油煙、焚香拜拜等因素有關,體積增加1倍需要150天。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高尚志強調,免疫療法不管是用於第一線、第二線,或是單用、併用化學治療,都已具有更多選優惠專區購物擇。

接受基因與PD-L1生物標記檢測精準對抗肺癌

高尚志表示,肺癌可分為4期,1到3A期可以考慮開刀,而且愈早期開刀效果愈好;3B到第4期則不建議開刀。高尚志指出,現在肺癌已經進入精準治療的時代,國內最常見的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分類為:

1、具有特定基因表現的非小細胞肺癌以標靶藥物為主

病患先檢測體內有無基因突變,檢出有EGFR(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基因)突變、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基因)突變、ROS1(原癌基因受體酪氨酸激酶基因)突變,則可接受標靶藥物治療。據統計,台灣肺腺癌病患中有5到6成可檢出EGFR突變,4到5%可檢出ALK突變,另外還有1%的ROS1基因突變病患。但標靶藥物平均一年會出現抗藥性,即使用到第三代的標靶藥物,也可能會在9~10個月出現抗藥,所幸在免疫治療問世後,患者可以考慮免疫療法或是免疫療法併用化學治療。

2、沒有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則要測量癌細胞蛋白質PD-L1表現量,若表現量≥ 50%可以考慮第一線單用免疫療法,若表現量<50%則可以考慮第一線使用免疫療法併用化學治療。

高尚志以癌細胞是壞蛋為例解釋免疫療法的作用方式,過去的壞蛋身上刺龍刺虎、有明顯的識別標記,但現代的壞蛋外觀並不突出,不但善於偽裝還廣結善緣,和人體內的免疫系統稱兄道弟,逃避免疫細胞的攻擊。陳育民則舉例,癌細胞活化過程中產生的PD-L1就像是一把鑰匙,而T淋巴細胞上的PD-1像是鑰匙孔,一旦鑰匙插進鑰匙孔中T淋巴細胞就會凋亡,而免疫療法就是阻斷PD-L1和PD-1結合。

陳育民說明由於免疫療法是喚醒病患本身的免疫系統,讓自身的免疫細胞去對付癌細胞、所以副作用相對輕微,不像傳統化療或是標靶藥物是利用藥物成份去殺癌細胞,所以會有骨髓抑制、白血球下降、神經毒性、口腔黏膜發炎等等副作用。但當免疫力活化過頭時可能會出現類似自體免疫疾病的症狀,像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腸炎等。

越早使用免疫治療效果越好

陳育民指出,因為經過化學治療後免疫力會變差、且腫瘤也可能會變異,因此建議最好是可以在第一線、越早使用免疫療法效果會較好。但目前,免疫治療只對約2成的肺癌病患長期有效,即使現在已有蛋白質PD-L1表現量以及腫瘤突變量(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檢查,但仍有2到3成病患接受免疫療法之後,在3個月內快速惡化,也就是說其餘的5成病患,病情的變化會介於3個月到2年之間。

陳育民強調,目送禮推薦前比例約一半的肺癌病患,能有更好的預後,未來還要更精準的對照出免疫藥物與生物標記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提升治療成效。

陳育民強調免疫治療是「精準治療」,目前醫界一致的共識是PD-L1表現量≥ 50%的患者可以單獨使用免疫療法治療,若PD-L1表現量較低者則建議搭配化療,表現量越低化療的比重越重。PD-L1表現量為目前主要的篩選機制,但與治療成效並非絕對相關,因此免疫治療與對應生物標記間的關係仍持續在釐清中,未來必須更加精準的對照出免疫藥物與生物標記之間的關係,才能透過檢查生物標記、進而找到免疫治療療效最好的病人。( 來源:良醫健康網 )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arrow
arrow

    sloughsgyx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