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m1.book.com.tw/image/getImage?i=https://www.books.com.tw/img/001/079/41/0010794172.jpg&v=5b55ae65k2&w=348&h=348)
前兩天在誠品書局看到這本 路:行跡的探索(博客來獨家「顛覆視角」書衣),
翻一翻目錄,覺得很心動!
這本書一定要推薦給你看,
但是我想 路:行跡的探索(博客來獨家「顛覆視角」書衣) 在博客來網路書店上買應該會比較便宜,
也可以順便參考其他#GOODS_NAME#的讀者心得分享,
以及推薦路:行跡的探索(博客來獨家「顛覆視角」書衣) 文章佳句!
這本書真的太讚了,你一定要買回來看!!(讚啦......)
最後呢!我決定再博客來網路書店買,因為品質有保障,也不擔心買貴,
還有博客來網路書店每日一書66折!
湊一湊,就免運費了,不買實在太可惜了!
如果湊滿690除了免運費還可以折抵博客來e-coupon $50元唷,
快把好書一起回家吧!!
路:行跡的探索(博客來獨家「顛覆視角」書衣)推薦好書必買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阿帕拉契山徑的一趟健行,如何引領他踏入眾多知識領域的祕境,窺見「路」教給我們的智慧?
?
?
路,從何而來?為什麼有些路與時俱進,有些日漸凋零?
是什麼讓我們走既有的路?又是什麼,讓我們開創新徑?
摩爾在阿帕拉契山徑健行途中,看著腳下的路不斷往後退去,心中生起這些疑問。在接下來的七年,他走訪各種地形、探訪各界專家,向他們請教漫長道路歷史中的各項關鍵要素,並投身體驗。
.他造訪紐芬蘭島,探訪地球上最古老動物留下的移跡化石,希望揭曉「動物最初為什麼開始移動」,從而解答:遠古異世界如何轉變成今日的大自然?
?他調查單細胞生物乃至螞蟻和天幕毛蟲等昆蟲的研究,搞清楚這些生物如何藉由打造道路網絡,來彼此溝通,進而提升群體行動的智慧。
?他藉由實際觀察、放牧和打獵,跟隨大象、綿羊、鹿等的腳步,了解牠們的行動模式,以及人類對牠們的獵捕、圈養與研究如何形塑人類自身的發展。
?他探究古代人類社會如何利用步道網連接地貌連,這些步道又如何跟語言、傳說和記憶等文化絲線緊密交織。
?他追溯到歐洲人最初殖民美洲的年代,探尋阿帕拉契山徑與其他現代山徑的曲折起源,並探究這類「非我」世界為何深深吸引著現代人。
?他從現代交通系統與通訊網絡如何取法古道,到國際阿帕拉契山徑的概念提出與進展,探討我們對於與土地、與他人之連結的需求與困惑。
這本書是累積多年研究與長途行走的成果,結合作者的冒險與科學、歷史和哲學等面向的紀錄,深入探索路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周遭世界。(各章內容提要可參見「目錄的引文」)
獲得榮譽
◎「西北太平洋圖書獎」得獎作品
◎「美國國家戶外圖書獎」得獎作品
◎卑詩省非小說類文學獎決選
◎亞馬遜網站非小說類年度最佳書籍
◎《每日電訊報》年度最佳旅遊書籍
◎《紐約雜誌》年度五大科學類好書
◎《衛報》書店年度最佳自然類書籍
◎《書單雜誌》年度十大旅遊書籍
◎水石書店年度最佳旅遊書籍
◎入選Goodreads讀者票選最佳科技類書籍
◎《西雅圖時報》年度最佳書籍
◎《波士頓環球報》年度最佳書籍
◎《國家郵報》年度最佳書籍
名人推薦
經典商品熱賣商品
麥覺明/《MIT台灣誌》節目主持人暨導演
張東君/科普作家
阿潑/《憂鬱的邊界》作者
王迦嵐/「健行筆記」網站總監
崔祖錫/登山旅遊探險作家
黃仕傑/自然生態觀察家一致推薦
各界好評
精采絕倫,令人讚嘆。每翻開一章,都能看見摩爾用嶄新視野探索相同現象。從史前生物留下的化石化蹤跡,到大象在叢林裡踩踏出來的長形空地;從居無定所的北美洲原住民留下的山徑,到覆蓋了這些山徑的州際公路。一路上,摩爾深入調查科學史、宗教史與哲學史等,在各種知識與思想裡追尋細微的相似之處。這是一場振奮人心的旅程。——《啟程雜誌》(Departures)
羅伯特.摩爾是知識淵博、風趣幽默、隨和博學又愛開玩笑的嚮導,帶領我們沿著蜿蜒的路探訪世界,最終深入探討人類智慧的涵義。他讓我們看見接觸的起點不是鍵盤,而是我們建造的路徑,而同樣的路徑也創造了我們。這本書能指引你浸淫在人類熱愛的兩種活動裡:思考與行走。——大衛.格斯納(David Gessner),All the Wild That Remains的作者
結婚送禮推薦暢銷產品
摩爾的文筆堪比安妮.迪拉德或愛德華.艾比等,以大自然為書寫主題的哲學家。思想豐富,亦如曲折山路般引人入勝,書中精心描繪且發人深省的想法,經常使我不得不暫時闔上書頁、摒住呼吸。——《芝加哥書評》
羅伯特.摩爾刺激你思考。山徑在人類歷史、地球生態和生命旅程中,到底代表什麼意義?走過這條蜿蜒迂迴的路,了解雙腳與土地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邁開腳步吧。——大衛.逵曼,《下一場人類大瘟疫》的作者
年度最佳戶外書籍,曾在林中漫步的人都不該錯過。這本書涵蓋自然史、人類學、個人經歷的主觀報導與回憶錄,以隨筆描寫人類與動物在陸地上刻劃的路徑所包含的諸多意義……光是前言就已值回票價。將近三十頁對阿帕拉契山徑的描繪,連比爾.布萊森和雪兒.史翠德都會自嘆弗如。—— 山巒俱樂部(Sierra Club)
看似只有一個主題,實則觸及了另外一百個主題……豐富的資訊猶如密林山徑。摩爾是行腳哲學家,他探訪綿延的荒野,也探索旅行本身的意義。這本書肯定會令你驚訝不斷。——《華爾街日報》
融合旅誌、科學寫作與心靈指引的最佳元素,好奇、飢渴、古怪且非常入世的作品,在優美纏繞的散文裡探索螞蟻、大象還有網際網路。每一頁都能找到智慧與啟發。摩爾在山徑上行走時,一邊提及你想都沒想過的知識,一邊保持娛樂效果,風趣幽默。不過他的最終目標是告訴讀者,人類以及地球上的其他物種,都有一種經過路徑錘鍊的智慧。——艾美.威倫茨(Amy Wilentz)
精采萬分。熱愛散步、健行或探險的讀者一定會深受吸引。這本書不只是個有特定主題的故事,它提出與人類的世界定位有關的宏觀問題,探討人類如何成為現在的模樣。從頭到尾都令人讀得入迷。——《書架情報網》
處處有啟發。從牧羊的本質,到古代動物與北美原住民的巨大山徑網絡如何奠定現代北美洲的基礎,乃至最佳路徑具備哪些特質,以及我們可以從道路學到什麼。這是以道路的性質和歷史為題,內容豐富的一份研究。——《書單雜誌》星級評論
睿智的健行客兼作家,引導我們踏上一場全新的探索旅程:這場步行之旅的主角是路和路所代表的意義。這本書從頭到尾都令人看得既入迷又開心……間或穿插鮮少有人造訪的區域,如果你想用更好的視角觀察世界,這是一本絕佳的指南。——《科克斯書評》
豐富又貼近人心。這書本身亦像一條山徑,沿途風景是內在沉思,以及在林中獨自漫步時源源不絕的靈感。摩爾興趣廣泛,也很擅長用這樣的好奇心感染讀者……令人欽佩的成功書寫。喜歡山徑健行的讀者請注意:你一定會為了在背包裡挪出空間放這本書,而捨棄一些健行必需品。——《波特蘭先鋒報》
結合有形的探險與頭腦的探險,一本難以超越的好書。——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
開箱文哪裡便宜?
商品訊息簡述:
作者: 羅伯特.摩爾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Robert Moor
- 譯者: 駱香潔
- 出版社:行路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8/08/08
- 語言:繁體中文
↓↓↓限量特優價格按鈕↓↓↓
路:行跡的探索(博客來獨家「顛覆視角」書衣) 討論,推薦,開箱,CP值,熱賣,團購,便宜,優惠,介紹,排行,精選,特價,周年慶,體驗,限時
下面附上一則新聞讓大家了解時事
哥哥慘死「附身16歲妹伸冤」 瞪大眼泣訴:毒梟殺了我!
你相信超自然現象嗎?菲律賓一名19歲少年今年3月疑似慘遭毒梟殺害,沒想到她的16歲妹妹艾比蓋兒(Abigail Magtalas)日前突然在家中性情大變,歇斯底里地崩潰大喊說出哥哥慘死的內情,由於細節幾乎不為人知,家人認為是死去兒子的冤魂「附身」在女兒身上,並將離奇的過程拍下PO上網分享,掀起網友討論。
▼(圖/翻攝自Abigail Magtalas 臉書)
家人表示兄超值推網友開箱介紹妹倆的感情相當好,在馬文被槍殺身亡後,艾比蓋兒曾在告別式上數度哭倒在哥哥的棺木上,認為發生這種事情絕非造假,她也曾上網找尋是否有目擊者,希望能早日還給哥哥一個公道。
▼相關影片▼
(封面圖/翻攝自YouTube)?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外景闖鬼屋禁地!鏡子驚見「女鬼瞪人」 網嚇歪:真的有
●430元牛排「特價30元」他見結帳金額超傻眼:果然標價不實
●超心疼! 老伯凌晨賣佛心地瓜暖提醒:吃太多對身體不好
大球豐收 大快人心
中國時報【黃及人╱雅加達報導】
中華代表團向來在亞運表現平平的團體球類運動,在雅加達-巨港亞運卻一鳴驚人,包含男籃、女籃、男排與女足等「大球」都闖進4強,創造不少全新歷史,其中以中華男排摘銅,最令人感動不已!
中華男排在亞運出發前,僅在亞洲盃拿到第4,根本不被看好打進亞運4強,甚至預賽首役就遭南韓3比2擊敗,落到分組第2晉級12強,不過籤運卻站在中華隊這邊,剛好抽中只要擊敗沙烏地阿拉伯就可晉級4強的絕佳位置。
結果中華男排也沒讓國內球迷失望,3比1力退沙烏地阿拉伯,相隔20年重返亞運4強,準決賽再遇南韓,中華隊更差點贏球爆冷闖進金牌戰,可惜再以2比3落敗,幸好中華隊沒有氣餒,3比1擊敗卡達摘銅。
同樣帶給台灣球迷驚喜的是中華男籃,預賽先後擊退日本、香港與卡達,以分組第1相隔12年重返8強,8強戰再擊退敘利亞,相隔48年重返亞運4強行列。
雖然接著先後敗給中國大陸與南韓,中華男籃僅拿第4,卻是自從1990年北京亞運,中華隊使用「TPE」重返亞運後的最佳成績,也讓外界期待這批新生代男籃的未來,問題還是中華籃協何時找到新的歸化球員。
中華女籃在預賽首戰就以2分之差氣走兩韓聯軍,一路殺進最終4強,雖在準決賽不敵WNBA球星朴智修趕來助陣的兩韓聯軍,又遭日本逆轉擊退,連3屆亞運都拿第4,但中華女籃也跟男籃一樣展現不錯的團結氛圍。
中華女足這次拿下殿軍,也是相隔20年首次重返亞洲前4,關鍵之一是籤運絕佳,8強避開東亞強權,其次多名老將把這次亞運視為最後一役,踢出破釜沉舟的決心。然則教練團除了體能教練劉馥榕幫了大忙,其餘部分都令球員灰心,核心一代交棒,這次重返亞洲4強,近期恐將成為絕響。
中華隊謝謝你們!
● 不再懼怕「韓流」東奧奪牌在望
● F16升空燃熱焰彈 今迎亞運中華英雄
● 亞運獎牌榜陸10連霸 中華排第7
● 醫療團當靠山 選手拚金「謝謝你們」
● 亞運閉幕 陳建禎掌旗獨自進場